阿尔贝·加缪其人

阿尔贝·加缪其人

他在本世纪顶住了历史潮流,独自继承着源远流长的警世文学。他怀着顽强、严格、纯洁、肃穆、热情的人道主义,向当今时代的种种粗俗丑陋发起胜负未卜的宣战。但是反过来,他以自己始终如一的拒绝,在我们的时代,再次重申反对摒弃道德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反对趋炎附势的现实主义,证实道德的存在。

阿尔贝·加缪是蜚声中外的剧作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因其以荒谬、彻悟和反抗为核心的“荒谬主义” “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 而获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时年仅四十四岁。1913年11月7日,加缪出生在阿尔及利亚小镇蒙多维的一个工人家庭,如他自己所述,“赤贫”、“从来是一个无产者”,贫困构成了加缪早年生活的基调;不仅赤贫,失去父亲更使得加缪“孤立无援”,“只能靠一己之力领悟道理,养成独立的人格,成长为一个男子汉”。在这样的环境下,在向他提供无尽财富,沙滩、阳光和大海的贝尔库贫民区,加缪与伙伴们快乐地玩耍、成长、在温热的海水中游泳,在日光之下嬉戏。加缪对那样的时光满怀感激和怀念,这在《第一人》中体现地淋漓尽致:显然,早年的困苦生活并未阻挡这位作家对世界、人类、大地和痛苦的关切,从《鼠疫》中里厄医生和塔鲁初次见面时的长谈,到作品结尾塔鲁那段发人深省的自白,无不表明正是这种困苦,教会这位未来的诺奖得主要善良,要关怀人,要同情人,要有怜悯之心。1924年6月,加缪以一如既往的优异成绩成为家族中第一位有机会就读中学的人;在他的学生生涯中,这位作家与他的小学教师路易·热尔曼从普通的师生关系到忘年交,加缪从未忘记这位指引了他方向、带给了他光明的德高望重的法语特级教师,他共有四部作品、文章献给这位教师,其中包括诺贝尔文学奖答谢词。1937年5月10日,《反与正》出版,标志着加缪正式进入文学界。在加缪不长的文学生涯中,他发表了多部文学、哲学著作和剧本,还在各大进步报刊上声援抵抗组织,并身体力行地承担情报搜集和出版任务,同皮亚、雷诺等抵抗运动战士联系密切。1943年6月,加缪的戏剧《苍蝇》首演,获得极大成功;在首演式上,加缪认识了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并与之结下友谊,他们经常在咖啡馆讨论政治、哲学和文学,萨特也多次表达对这位“年轻小伙子”的喜爱——直到1951年。1951年10月18日,《反抗者》出版,加缪在该书中提出的新人道主义引发他和萨特长达一年的激烈论战,并以两人的彻底决裂结束。1959年11月,作品《第一人》第一部分初稿完成,他计划在1960年7月完成初稿,并于1961年完成第二稿,或许即是定稿。

但这一切在次年年初戛然而止——1960年1月4日,阿尔贝·加缪乘汽车回巴黎时车祸身亡,享年四十六岁。他的离世给法国知识界带来极大震动,一时间悼念文章铺天盖地。在这些悼念文字中,尤以加缪的前论敌——或许还能称为“前”“前挚友”——萨特的悼词最为感人,也即是本文开头引用的那段话。随着加缪的离去,他所关注的政治问题也走向彻底解决,其哲学讨论亦被人们遗忘,加缪的思想和声音,便逐渐成为已然逝去的历史中一种遥远而模糊的回响。

进入二十一世纪,新的问题和挑战接踵而至。恐怖主义抬头、难民问题、气候变暖,现在还有全球性病毒的空前大流行和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种种危机使迷茫困惑的人们又将目光重新聚焦到这位英年早逝的哲学家上来。半个世纪过去,如今加缪朝思暮想的阿尔及利亚已经独立,二十世纪欧洲知识分子的左倾狂潮也早已过去,那些冷静下来、又一次认识到这位文笔凝炼的作家的文字中蕴含有深刻、富有道德意义和一种伟大的人道主义的哲理的人们,大概不会否认阿尔贝·加缪半个世纪前领悟到的道理,仍闪耀着沉重但轻盈、伟大但平凡的人道主义光辉:

在这儿我领悟了
人们所说的光荣:
就是无拘无束地
爱的权力。

——阿尔贝·加缪 纪念碑文阿尔及利亚

— 完。—

参考:

  • 《加缪全集》阿尔贝·加缪
  • 《加缪生平与创作年表》李玉民
  • 《论加缪的思想与创作》柳鸣九
  • 《加缪的自我解码》李玉民

以前写的东西… 拿来凑个数好了qvq

作者

Ray Eldath

发布于

2020-06-13

更新于

2023-02-02

许可协议

评论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npsb;Update my browser now

×